琉璃瓦,园林建筑不可或缺的美!
琉璃瓦五颜六色,装饰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,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成元素,工艺复杂、建筑艺术性较高,较具研究价值,对我国的建筑和等级制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!
五千年来,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在琉璃瓦颜色的使用上表现的**,黄瓦只能用在尊贵的**建筑和享受同等级别的孔庙建筑上,恭**的**建筑只能用绿瓦,而平民建筑只能用布瓦。人物、兽等琉璃件的造型使用也大有讲究。
而现在,半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早已替代了古老的纯手工制作,但板瓦、简瓦、滴水、勾头、五脊、六兽、龙凤、鱼、吻、古陶和园林饰件等多达百余种产品却是按照清式建例*六集的规定生产,也使得琉璃瓦完全符合官式和园林建筑的要求。
在制作车间中可以看到,闷热的工作环境使工人们大汗淋漓,即使脱掉上衣也感觉不到丝毫凉爽,但工人们却是一丝不苟的进行工作,先是把白土、黑土、页岩还有曲阜防山的泥土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,用古碾压细,过80目丝罗,将细粉用净水浸泡5天以上,采用人工双脚反复践踏揉合搅拌,达到泥不粘脚,摔之不裂为止。在经受窑室1230度以上高温的千锤百炼后琉璃瓦就诞生了。
琉璃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的建筑风格,对于古典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,是我们对古典园林建筑深入探和挖掘的代表。
斗核、访额等用朱红或白粉衬底,绘青绿彩画、间装金色。 至明清时期,白石台基,宋红色墙柱门窗和以青绿冷色为主调的金碧交辉的仿梁彩画,黄 绿色琉璃瓦屋顶的建筑,更显得流光溢彩,绚丽夺目。 琉璃瓦经过历代发展,已形成品种丰富、型制讲究、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,常用的普通瓦件有:筒瓦、板瓦、勾头瓦、滴水瓦、罗锅瓦、折腰瓦、走兽、挑角、正吻、合角吻、垂兽、戗兽、宝**等等。从传统琉璃瓦演变发展而来的西式琉璃瓦先在日本和西班牙、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,它将筒瓦、板瓦型制合二为一,结构合理,挂装简便,有效覆盖面积大,屋顶承重小。釉色丰富达百种以上,同时,它没有铅釉瓦釉面反铅影响装饰效果的现象。因此,西式瓦、琉璃瓦在现代建筑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。